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广袤的田野间,连片的蔬菜大棚如翡翠般镶嵌在黑土地上,黄瓜、豆角、白菜等各类作物长势喜人。每天清晨,一辆辆满载新鲜食材的货车从绥化出发,除驶向哈尔滨、大庆等周边地区,还一路南下运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打通“北菜南销”的新路径,让黑土地的鲜香丰富更多人的餐桌。
绥化市坐拥肥沃黑土,气候温和适宜,为蔬菜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今,全市果蔬种植面积达87万亩,各类蔬菜生产加工能力达103.6万吨,成功打响了“黑土地”牌辣椒、“众诺丰”牌黄豆角、“佳昱丰”牌马铃薯等12个蔬菜品牌,蔬菜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柱。
“你看我这柿子,红彤彤的多水灵!今年收成好,算是实实在在赚到钱了。”绥化市肇东市德昌乡蔬菜种植大户薛继坤笑着向银行客户经理展示着自家的作物。
回忆起年初的困境,他仍记忆犹新:“当时想扩大种植面积,但包地、购苗、买农资都要花钱,资金周转不过来,差点就放弃了。”在薛继坤一筹莫展时,肇东农信联社德昌信用社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后为他推荐了“规模种植户贷款”产品。当天,30万元贷款就完成审批并发放到位。有了这笔贷款的支持,薛继坤不仅顺利扩大了种植规模,还升级了种植设备,种植效率和作物收益显著提升。如今,他的番茄、辣椒等产品已远销北京、哈尔滨、大庆等地,收获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为持续加大对蔬菜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绥化市分行印发《绥化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从加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创新专属产品等方面提出12项具体举措,引导银行机构制定差异化金融支持政策,将更多信贷资源向蔬菜产业倾斜。一方面,联合当地农业农村局、银行机构建立协同机制,定期召开蔬菜产业金融支持座谈会,梳理全市蔬菜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名单,建立需求、产品、问题三张清单,引导银行机构精准对接融资需求,匹配金融顾问持续辅导培育,为蔬菜产业主体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导向作用,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将优惠资金优先用于支持蔬菜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环节,助力蔬菜产业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升级。截至9月末,绥化市累计为1026户蔬菜产业主体发放贷款2.98亿元,同比增长13.1%。
辖内各银行机构立足自身优势,推动蔬菜产业信贷产品与服务不断优化升级比较好的证券公司,为蔬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建行绥化分行推出“农户信用快贷”产品,支持全流程线上操作,实现秒申、秒贷、秒到账。哈尔滨银行绥化分行推出“个人经营贷”产品,产品单户最高授信达10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5年,支持信用、抵押、质押、保证担保等多种担保方式,有效满足不同蔬菜经营主体的差异化融资需求。绥化农商银行推出“规模种植户贷款”产品,通过建立科学评分指标体系,精准核定涉农主体授信额度,切实提高涉农主体贷款融资能力和获贷率。
易速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