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以色列国防军在北部边境开展了一场时长 30 小时的防御战演练比较好的证券公司,核心目标是应对黎巴嫩真主党可能发起的、类似哈马斯“10 月 7 日” 式的袭击。
然而这场被以军寄予厚望的演习,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多个环节暴露出明显不足,甚至出现营级部队严重无法完成预设任务的情况,引发外界对以军作战能力的关注。
此次演习设置了多重贴近实战的场景,其中关键一项是模拟 “恐怖分子” 从空中、陆地、海上多路突袭,试图占领拥有数万居民的纳哈里亚市,测试以军的应对能力。
同时演习还涵盖北部其他社区、以军设施及边境哨所遭模拟占领的应对演练。
10 月 22 日晚间,演习进入第二阶段,以军从防御状态转为在黎巴嫩境内开展进攻行动,夜间训练重点围绕阻止人质从以色列领土被强制带入黎巴嫩展开,演练了多种应对方案。
展开剩余76%以军此前表示,此次演习未对参演部队提供任何 “特殊照顾”,地面训练中心专门设计极端场景,目的是将部队作战能力推向极限。
但参与演习人员普遍反馈,部分环节中以军的短板十分突出,一名高级军官透露,部分区域的营级部队未能完成预设任务,不得不中途替换部队,或让原有部队从重大挫折中休整后再继续。
该军官同时提到,演习期间与以色列空军开展了大规模协调行动,在多个地点同步进行小规模与大规模交战演练。
对于潜在威胁,以军坦言需考虑极端情况:真主党是否仍具备发动高强度攻击的能力。上述高级军官表示,目前真主党能力虽已严重削弱,但仍在尝试恢复,不排除从海上等多个方向发起攻击,且不仅限于水面行动。
为此以军在海上部署海军进行拦截,在陆地上通过持续在黎巴嫩境内的行动,实现短期侦察以阻止真主党重建力量、长期建立安全缓冲区以降低袭击可能性的双重目标。
自 “10 月 7 日” 事件后,以军在北部战区防御策略上已发生根本性转变,目前以军已在黎巴嫩南部部署五个前沿哨所,依托地形构建前线防线;
北部边境每个社区均配备升级版地方应急小队,补充人力与装备的同时,配属一个步兵排;此外还增强了火力配置,组建专门的营级单位与快速反应部队,确保能及时提供防御支援。
负责监督演习的指挥官表示,演习中的极端场景特意设计为 “超载” 整个防御系统,但系统未出现崩溃,且部队能在压力下快速恢复,这是从 “10 月 7 日” 失败中吸取教训后的显著变化。
不过该高级军官也提及,当前最大担忧是无法预判真主党攻击的时间与地点,只能通过分析行动模式、提升演习强度来应对。
演习结束后,以军对黎巴嫩境内目标的军事行动并未停止,10 月 23 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布消息,空军战斗机对黎巴嫩南部贝卡谷地的真主党组织目标实施打击,包括一处训练营与一处精确制导导弹制造设施,同时还袭击了黎巴嫩北部其他恐怖组织目标。
以军称,军事情报局已确认该训练营内有 “恐怖分子” 接受射击与多类武器使用训练,而真主党相关行动违反黎以停火协议,对以色列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此前的 10 月 22 日,以军在黎巴嫩南部的空袭中,击毙真主党精锐特种部队“拉德万部队” 连级指挥官伊萨・艾哈迈德・卡尔巴拉,以军指认其协助在黎巴嫩境内转移武器,并推动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同样违反停火协议。
回顾近一个月黎以边境动态,10 月 16 日,以色列军队曾在夜间对黎巴嫩南部与东部发动 12 次空袭,目标为真主党武器存储设施,黎巴嫩方面当时指责以军此举违反停火协议。
从更长时间线看,2024 年 11 月 27 日黎以停火协议生效后,协议规定以军需在 2025 年 1 月 26 日前逐步撤出黎巴嫩南部。
但以方后续以黎方未全面执行协议为由,延长撤军期限,最终宣布 “无限期” 驻扎黎南部 5 个据点,黎巴嫩对此始终表示反对,要求以军完全撤军。
以色列此次 30 小时演习暴露的问题,与后续对黎巴嫩的军事行动,让黎以边境局势更趋紧张。停火协议的执行分歧尚未解决比较好的证券公司,各方需保持克制,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才能减少地区民众的苦难。
发布于:湖北省易速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